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小南和南友們每天進出辦公樓、廠區和小區,都要測量體溫。不少南友向小南咨詢,一天測量四次體溫,測量結果總是低于36.0℃,是不是意味著自己要“涼涼”了?
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?
人的體溫并非固定不變,它受年齡、環境溫度、情緒、性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。一般來說,人體早上體溫低,下午體溫會略高0.5℃;進餐后和運動后體溫也會相對升高將近1℃;嬰幼兒體溫比老年人體溫高一些;女性在排卵期、妊娠期體溫也會高0.6℃;在相同的環境下,不同種類的體溫計測量結果會有所不同;同時,在同一個人的不同身體部位測量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。
體溫低于36.0℃正常嗎?
在工作區、居民樓,為避免交叉感染,以達到篩查方便、安全的效果,測量體溫多選用額溫槍。額溫槍又稱“紅外線測溫儀”,以紅外測溫原理,采用不接觸的方式照射被測量人員的額頭,1秒便可以測算出實際體溫。
而通過額溫槍測出來的體溫,若是在35.8~37.0℃之間,屬于體溫正常的情況。
引起體溫偏低的原因有以下三種情況:
1.測量方式不對。如果在測量額溫的過程中,有頭發等遮擋,會出現操作誤差。這種情況下,需要重新測量體溫。
2.環境影響。長期處于低溫的環境,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機會,日積月累下,體溫調節中樞將對外界溫度不再敏感,從而導致額溫偏低。
3.被測量人員身體狀況。如果被測量人員為虛寒或者體寒人群,或者有痛風、炎癥等疾病,也會出現體溫偏低。
4.其他情況。如運動過少、飲水過多、睡眠飲食不規律等因素也會導致體溫偏低。
經常性的體溫偏低該怎么辦?
一般來說,體溫經常低于36.0℃,是人體發出警示信號的表現,人體會通過顫抖以產生熱能,且伴隨黑眼圈,鼻頭、面色、手掌發紅,嘴唇發紫等癥狀。體溫偏低還會影響血液循環,免疫力下降,對抗疾病的能力就會降低。
運動鍛煉
長期適量運動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力,對心腦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、精神類疾病等有明顯的改善作用,能夠有效降低患病風險。
堅持泡腳
每天泡腳時間控制在15分鐘~30分鐘之間,水溫在45℃左右即可。經常泡腳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,促進新陳代謝,調節身體壓力,增強身體提抗力。
均衡營養
均衡的營養和健康的飲食方式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,提高身體素質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做到粗細搭配、葷素搭配、酸堿平衡,保證營養充足。
就醫檢查
當身體核心溫度低于35℃時即為“體溫過低癥”,會影響人體健康,請及時就醫檢查,進行科學診斷和治療。